免費論壇 繁體 | 簡體
Sclub交友聊天~加入聊天室當版主
分享
返回列表 發帖

靈魂與肉體



可憐的靈魂,我罪惡世界的中央,
你受騙去跟那些反叛的勢力結幫,
為甚麼你裏面憔悴受苦無量,
外面的牆卻油漆得貴價輝煌?
為甚麼花偌大的代價,租約那麼短,
為你那將傾殘的巨廈付上許多錢?
內藏的蠹蟲,豈不是要蝕盡你
投下的巨款?你肉體豈不也有終點?
靈魂啊,讓你的僕役耗費給你生活供養,
要它瘦減,使你的富藏增長,
賣掉無用的時間換取神聖的永約,
外面的富麗壯觀全消失,裏面卻強壯。
死亡囓噬人,你囓噬死亡也是這樣,
到死亡死去了,然後不再有死亡。

莎士比亞的「靈魂與肉體」一詩,呈現的是我們的靈魂常在為肉體付代價,靈魂與肉體的主僕關係也常被顛倒,老讓靈魂來服侍肉體。於是莎翁建議我們應該重新讓靈魂正位,讓肉體來供養靈魂,使外在瘦減,內在富藏增長。


在日常陽光下行走度日的我們,有多少時候會真正仔細地思考自己靈魂的光景?到底是靈魂在為我們的肉體付代價?還是肉體在為我們的靈魂付代價?在生命現階段裡,誰是誰的僕役?誰又是誰的主人呢?


不幸地是,用肉體來餵養靈魂,是一場永遠無法饜足的失望。人可以在肉體上吃的很飽,裡面卻仍然擁有一個飢餓的靈魂。肉體也許居住在一棟華廈裡,裡面卻仍有著漂泊、似無家可歸流浪漢的靈魂。


而且許多不經意間對待肉體的方式常會掩蓋內裡靈魂的真正需要。也許外表正如莎翁所說:「外面的牆卻油漆得貴價輝煌」,輝煌到使我們眼花撩亂,看不清楚穿得漂漂亮亮的下面,很可能深藏一個破破爛爛的靈魂。


這是為何,有時從一個人怎麼對待肉體,會揭露出他靈裡的許多真實線索。所以基督教信仰裡會有禁食禱告、簡樸生活,或到曠野裡靜修、避靜等的屬靈操練,就是要讓外在生活方式愈簡單,環境愈粗曠,愈能沉澱一些聲光電的塵埃,方能看清裡面靈魂這一潭深水,是濁?還是清?


也有时候,是被迫地被上帝把我們引到曠野裡,讓我們經歷四周一片荒漠的窘境,暴露出內裡靈魂的許多真正慾望。才談得上用真實的自我去和上帝相遇,用赤裸裸的自我,來重新領受靈魂裡的餵養。既然如此,便要警覺自己的生活方式,不要讓肉體成為靈魂的攔阻,或造成對靈魂的不實幻象。


聖經彼得前書2章11節說:「親愛的弟兄啊,你們是客旅,是寄居的,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;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。」


這裡提到一個重要的動詞:「禁戒」。要禁戒肉體的慾,因為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。也可以這樣說,所有的慾望都是靈魂的敵人,不但會使我們忽視或盲目靈魂的光景,還會時時明裡暗裡和我們的靈魂爭戰。


因此禁戒私慾,就是綑綁慾望,讓肉體成為靈魂的僕役。每一次的禁戒,就是一道道潔淨靈魂的手續,為自己的生命騰清、淨化出一塊淨土。然後才問:我們要拿什麼來餵養靈魂呢?


有些基督徒會說,要每天作讀經、禱告、靈修、敬拜神等的屬靈操練。這絕對正確,但並非代表全面。追求屬神的真理,是會讓靈魂得自由,讓我們更深地享受神的慈愛,生命中也可活得更有平安和喜樂。但信仰的最終目的,並不停留到個人為止,只為讓個人活得更好。


新約提到的誡命,是要盡心、盡性、盡意、愛主你的神,同時也要愛人如己。有了真理後,還要能把所信的道傳出去,把基督的精神在人世裡用愛活出來,把所擁有的物質散發出去與世人分享。甚至若有必要,要為人受苦、受辱,到捨掉自己的生命。


盼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靈魂光景,都能提高敏感度,知道自己現在正處於什麼樣的狀況?也盼我們對待靈魂,能像生命裡所有寶貴的東西一樣,時時保養或餵養
收藏 分享

返回列表